荔乡网首页 手机版

荔乡网

增城家园
我们的荔乡之家

首页  >  魅力乡村  > 

增城美丽乡村--【古村坑贝村】

    增城坑贝村的历史有780多年,和这座城市许多老村庄一样,虽然寂静如斯,却曾经有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过往。图片有点多,建议在wifi下查看,坑贝古村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古村落!


坑贝村的名字来历

    坑贝村的得名,源于附近金坑河盛产的坑贝。开村的历史,可以追溯至南宋嘉定年间。第一个来此落户的是一个叫毛富兴的人,他的籍贯有可能是山西。毛富兴是这支翻山越岭来到岭南的毛姓家族的第五代,他的同胞兄弟还有若干也落户增城,除了坑贝村之外,这附近还有五六条自然村也都是毛姓人的天下。
    坑贝村建村伊始的建筑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,目前通面宽152.43米,通深53.96米,面积8225.12平方米。整体建筑分为11列5排。独立的房屋形制基本相同:硬山顶,碌灰筒瓦,锅耳封火山墙,施彩绘,面阔均三间,宽度为10.49米,排、列之间有纵横青云巷。村落格局形成于明末清初,很难得地整体保存到了今天。
    增城市博物馆副馆长蔡美新告诉我们,这就是最典型的广府建筑风格。古时的广州人都是栖息在这样的村庄里的。

坑贝村,是广州民居的“前世”。

    岭南人对风水一向在意,坑贝村就是完美的范本。它依山傍水,前面是清澈的西福河,后依绿树葱郁的后龙山,村子本身又是“外圆内方”。“圆”的是村前半月形的消火塘,“方”的是池塘背后四平八稳的村落格局。圆代表天,方正则代表地,人居住在中间,就是天、地、人三才具备。上接天气,下接地气,中间聚合人气,颇合堪舆之意。这样的布局,对于村落的管理十分有利。广东的古村落多数是“梳式布局”,只有纵巷,没有横街。坑贝村却是个例外。这里的五十四栋房屋,像是整齐列队的卫兵,是“棋盘式布局”。在当时土匪时常出没、治安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,只要把村口的门户关闭,整个村落每个房子之间,就可以借助纵横的巷道自由交通,发挥守望相助的精神。

坑贝村的镬耳屋

    如果从高空往下俯视,你会发现,坑贝村的镬耳屋,后排会比前排地势略高,纵向的小巷在连通前后的同时,还修筑有一条条排水沟,这样雨水会顺着地势,一直排放到村前的水塘,而不会倒灌进屋子里。因为房屋纵向排列,密集而规整,因此可以大大地减少辐射热,取得良好通风。因为前有池塘,后有后龙山,就算是最炎热的季节,都会有清凉的风吹过。
坑贝村俯视图
    不过,眉清目秀的坑贝村,毕竟不是遗世独立的小村庄,这里也曾危机四伏——它的后部,有一栋两层高的碉楼。这座清代碉楼,是为防范匪贼而建,也可以储备粮食,在危难时固守待援。村民告诉我们,当年的碉楼比现在的还要高两倍以上。它不是规则的四边形,仔细地数一下,发现它居然有二十面墙,而每一面墙上都有开凿出来的炮眼。几百年前的坑贝村人,就是驻扎在这座高大威猛的碉楼里,密切地注视着四面的异常响动,捍卫它们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家园。
碉楼
坑贝村碉楼
坑贝村碉楼

坑贝村镬耳屋传奇

    在这镬耳大屋群中间穿行,你很难不佩服当年规划出它的人的精巧构思。坑贝村的村民口耳相传,这位了不起的人物,是明清时候村里出的一位大官。坑贝村里连绵成片的镬耳屋,正是村子曾经风光无限的最好证据。
    在坑贝村人的心目中,镬耳屋寓意着富贵吉祥、丰衣足食。只有获得功名的人才能采用。谁的家“镬耳”大,选材讲究,装饰堂皇,谁家就越有财势。
这些高高耸起的“镬耳”,真正的名字叫“封火墙”。过去的乡村里,到处都是禾秆成堆,极易起火,房屋之间连接紧密,一旦风助火势,火苗就很容易蹿上邻家瓦头。而大大的镬耳状山墙,可以有效阻止火势蔓延。
坑贝村镬耳屋传奇
    平时没有火灾的时候,高高的镬耳山墙也有用处。它像一双大手,将朗朗清风引入两侧长长的巷道,微风又会透过门窗,流入屋中。尽管镬耳屋的窗户都很小很窄,可是屋子里依然可以清凉如水。
    山墙为何被做成镬耳状,源于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。相传明朝名满珠三角的太师梁储,年老告归时,依依不舍的皇帝问老师有何要求。老太师沉吟片刻才讲:我想仿照皇家建筑,在家乡建一间房子,这样只要一抬头,就仿佛看到了皇宫,也就想到皇上。
    当朝皇帝很痛快地批准了梁储的请求,这种颇似皇宫又具地方特色的镬耳屋,从此在岭南扎下根来。
镬耳屋
    仔细端详,坑贝村的镬耳屋,确实有些像明朝文官的官帽模样。所以村民笃定地相信,自己的祖先一定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,才能让全村都建起了镬耳屋。而事实是:虽然在一段时期之内,确实是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才有资格享受镬耳屋的优惠——所谓“千两黄金万担谷,夜夜笙歌镬耳屋”、“手抓镬头耳,有得蒸来有得炒,衣食丰足无牵挂”是也——但是因为岭南地区山高皇帝远,所以镬耳屋早早地就平民化起来。“镬耳屋其实并不像庑殿顶、歇山顶那般尊贵。一般的老百姓要是用那种屋顶盖房子,真是要冒砍头的风险。”增城市博物馆副馆长蔡美新说。
    尽管如此,坑贝村整片的镬耳屋还是很值得崇敬。“这一方面证明当时坑贝村的权力机构执行力很强,能够统一规划这一片建筑,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整条村的经济状况比较好,贫富相差也不大。”
    而镬耳屋统一的黑色也有特别的含义。在中国五行学说中,黑色代表水。广州地在南方,属火。黑色的镬耳,是借用北方玄武水神的黑色来压镇南方火邪和住宅之火。

从古村落到大公园 曾经坑贝村 屋里屋外

坑贝村旗杆石

    也称旗杆夹,它是用来固定旗杆而制造的一个基座。旗杆石是用上好的石质雕琢而成。旧时,不管是城里,还是在乡下,凡在屋门口、祠堂门口竖立一对旗杆的,必是家中或家族中的人考中了举人、进士。竖旗杆是用来光宗耀祖,彰显身份,昭示世人,并激励青年学子努力用功的。一个地方的石旗杆越多,说明这个地方人才辈出,人杰地灵。


坑贝村旗杆石
     沿着坑贝村走,古老的村落里依然有鸡犬声相闻。村里碰到的大都是老人家,大概也只有他们还在执著地驻守在曾经热闹的家园。
    遇见的第一位毛爷爷,造型仿佛神话故事里的老者。精瘦精瘦的身材,微微罗锅着的腰。和他打招呼,他缓缓地抬起头来,大大的斗笠下,露出一个灿烂而慈祥的笑容。
    毛爷爷把我们领到他居住的镬耳屋。这是一间约25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。毛爷爷告诉我们,镬耳屋的规模从明清时就没有变过,而村人却是越来越多,为了方便,大家就在镬耳屋的内部,这里添一堵墙,那里加一间房。慢慢地,镬耳屋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。
    但是他仍记得镬耳屋最初的容颜:那是典型的三间两廊格局,一列三间悬山顶房屋,中间是阔大的厅堂,两边是稍小的居室。镬耳屋的中间有一个天井,天井两旁是走廊。
坑贝村 屋里屋外
    那个时候的镬耳屋宽敞又明亮,住起来别提有多舒服了。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“入室花园”——镬耳屋的天井里种满了花花草草,它们在灿烂的阳光下,和煦的微风里,摇曳生姿。
    而现在的坑贝村,虽然外表还奇迹般地维持着当年的样子,可是当我们走近它的“内心”,却不得不承认,这是一个已经很老很老的老人。砂岩剥落,木雕腐朽,苔藓遍地……尽管如此,毛爷爷却不愿离开。他告诉我们,他一共有五个孩子,现在都已经出去住了,最远的在上海,最近的也在坑贝村隔壁新开发出来的“新村”。毛爷爷和自己的老伴,却坚持留守在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里。“去到哪里,我也觉得没有在这里舒服自在呢!”

古村坑贝村屋里屋外

    85岁的瑞伯是留守在坑贝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。他拿来一张泛黄的地图,上面描绘的是曾经的坑贝村。
    “你们觉得现在的坑贝村好看,比起过去来还差得远!村里很多好看的建筑,都被日本仔毁掉了。”

坑贝村防火塘

    首先,村前的防火塘,就要比现在美丽得多。防火塘的面积和村子的面积一样的大,大概有6000多平方米,每到初一十五,一轮明月倒映在半月形的池塘里,村民在池塘边举杯畅饮,别提有多惬意。
坑贝村防火塘
    秩序感是坑贝村建筑最大的特点,总的来说,是按照池塘——围墙——晒谷场——祠堂——村屋——碉楼——树林的顺序兴建的。而和整个村落公共事务有关的祠堂、官厅、大书房都列在第一排。

坑贝村祠堂








     现在的祠堂里,景色凋敝。当年却有彩绘雕刻于墙上,美轮美奂。这些美丽的细节,一部分在战乱时期被日本人毁坏,一部分在“文革”期间,被惊弓之鸟般的村民用石灰覆盖,不复当日的华彩。

式谷毛公祠
式谷毛公祠
    村口第一个建筑,是大书房。把读书的场所安置在村落建筑布局中最重要的地方,也反映了坑贝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。几百年来,坑贝村的村民都是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,包括瑞伯当年也在这里读过书。
坑贝村书房
    站在芳草萋萋的院落里,瑞伯告诉我们,这里曾经有过一个游泳池,游泳池的后面是一座公共花园。游泳池消失得很彻底,而花园却还是留下了一丝痕迹。顺着瑞伯的指点,我们看到一个被围墙遮住的牌坊,上面刻着三个古朴的大字“别有天”。瑞伯说,当时在这三个字的旁边还有一对楹联:开门喜迎天下客,入园皆是赏花人。
    而最大的变化,还是坑贝村从过去那个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村子,变得像今天这般寂寞。鼎盛时期,坑贝村里生活了四五百人,到了炎热的夏天,青石板路上都躺满了乘凉的村民。而现在,坑贝村只剩下十来个留守的老人,还有一些到处走来走去,丝毫不害怕生人的小鸡、小猫、小狗……
“寂寞倒是不寂寞。  村里的生活很方便,而且老伙伴很多,大家没事的时候就凑在一起喝茶、谈天、搓麻将……”
    只是有时候,还是有些怀念过去的那个坑贝村,那个充满了秩序、生机和欢声笑语的坑贝村。
坑贝村的明天
坑贝村很快就要热闹起来了。
坑贝村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,“坑贝村公园”的规划已经在实施当中,有望在今年就成为现实。

坑贝村将是怎么样的一个公园呢?

    坑贝村古村落公园
 坑贝村古村落,将是这个公园的“灵魂”。54栋镬耳屋将会被好好地整饬一番——不用担心历史的痕迹会因此消弭,修葺工作主要针对房屋的内部,将那些后来加上的多余砖瓦清理干净,恢复镬耳屋旧时清丽的模样。
    坑贝村后面的后龙山,也是公园的一部分。300亩的山林里,不仅有针叶林、马尾松、木麻黄、阔叶林,还遍布长满了荔枝、龙眼、芒果、砂糖橘的果树,你可以在这里一路走、一路吃、一路看。
坑贝村
    在广州,很少有像坑贝村这样整体保存完好的古村落。如果这里得到复原,广州人就终于可以有个地方,来领略旧时岭南渔樵耕读的生活画卷了。而这个明末清初的古老村落,也将被申报为省文化遗产。
    而当务之急,也许是要吸引那些坑贝村的老居民再次回归。增城市博物馆副馆长蔡美新说,现在坑贝村的老房子大都没有人住,这不是一件好事。老房子和老人一样,你不理它,它就会老得更快,神采尽失,直至成为一片断壁残垣。
    几百年前,是坑贝村的祖先,缔造了这片美丽的家园。而今天,也只有坑贝村的村民,才是让这座古老的村落重新焕发青春的关键所在。

    走进坑贝村,你会感受到这里的古趣和淳朴,平滑坚硬的石板街、精致衰朽的木牌匾、参差逶迤的镬耳房,形制相似的明清古院、骨骼清奇的碉楼,还有随处可见的鸡、鹅、牛、羊,让你的旅程充满意外的惊喜。这里隐约保留着的古风,让你窥见历史的痕迹。

古村坑贝村其他景色




增城美丽乡村--【古村坑贝村】




阅读数: 5011438
上一篇:
下一篇: